访艺旅(Artrvl)创始人Luanna
我一直从事着品牌和广告的工作,2015 年 8 月底在非洲的安哥拉工作辞职后,个人的财务开始面临了一些问题,由于当地金融危机无法取出美金,同时需要等待自己的旅游签证,没有钱和住处成了我生活中的面临的最大问题。但是所有的故事能够精彩都是因为有很多“幸运”降临,因这幸运才能把人生的轨迹改变然后串联成新的模样。
在我进退两难的时候,我有幸遇到了一位酒店人,我胆大地问了她我可不可以用我的壁画来换取在她的酒店吃住一个月,没想到她想都没想就非常兴奋地回答了好!从那次开始,本人发誓希望靠自己的力量来发扬艺术和改善真正热爱艺术的人们的空间和城市。而市场上没有艺术和旅行之间交换的平台,于是就创办了艺旅Artrvl ( 读音是 Art Travel)。
Q1 当初是怎么想到创办这样一个艺术 + 旅行的平台?
Q2 您自己也是一名艺术家,是否享受这样的民间交流方式?和公共项目、在公共空间发生的项目有怎样的区别?
我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可以一边旅行一边创作,这样的民间交流方式当然很享受。我们自2018年起也有了公共空间的艺术项目,发起方都是旅游局和文化部门的高层,但是和传统意义上的公共项目的区别是:
大多数公共空间的艺术项目都是采用投标的方式由一个团队来进行,而我们的项目是面向国际的,任何国家的有经验的艺术家都可以申请。
传统的公共项目只注重为本地发展,自然观众也只有本地人,他们给予的是金钱,团队做完项目便离开了。而我们的项目要求发起方要提供好客之道,比如吃住行,当地的旅游项目等,所以整个过程会展示当地的好客之道,旅游资源,民俗风情,不仅改善了当地的面貌,也从艺术家国际化的角度宣传了当地的旅游,观众也是国际的。艺术家们不光创作了艺术,还体验了当地的旅游特色。
传统的公共项目的发起方和投标的团队是甲方和乙方的关系,而我们的艺旅宿主和艺旅家们是国际文化交流下的朋友的关系。由于给予的大部分是好客之道,筛选出的艺术家不是光为了钱而进行创作,是热爱多元文化全心全意地为另一个文化而创作的。
传统的公共项目会严格要求团队按照自己的要求进行创作,团队对当地并没有亲身经历的了解,很多时候作品并不一定能够体现当地的特色。而我们的项目是因为发起方喜欢艺术家多元的艺术风格和个性,发挥的空间更大,加上艺术家们在当地大量旅行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了当地文化,创作的作品更能代表当地。我们把自己特色的公共项目叫做艺旅节。
Q3 创办这个项目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最大的困难是跨越初创公司第一阶段的鸿沟,也就是网站从beta阶段,有可以改善网站功能的用户群到现在正式发布更主要和显著的有购买力的用户群的这个过程。2020年疫情对我们有创伤,不过同时是个对我们有挑战的机会,让我们更专注自己最擅长的一面。
Q4 从有这个想法,逐步实施,到目前的状态,大约花了多久?
想法是2016年6月有的,从beta网站2017年9月发布,到现在拥有3000多名艺旅家们,300多个艺旅宿主注册,大约花了2年时间。目前我们主要立足于发展更多艺旅节。
Q5 如何对项目进行甄选?
第一步当然是有偿发布项目,每发布一个项目需要每个月25美金,一直到挑选出艺术家为止。这一步就让很多没有诚意的项目发起人却步了。第二步我们团队会对项目进行精心的挑选,很多项目其实是我们主动联系发展起来的,不是我们团队发展过来的项目我们都会进行访查和核实,比方我们会和发起者进行视频对话,了解他们的职业,对方提供的吃住行是否可以精确地查到地址等。
项目一旦发布后,我们的系统会通知艺术家们申请项目,但是艺术家们需要有相关的经历,这就要求艺术家们要上传自己的过往作品,在申请的时候需要写对项目的理解和展望,和附上符合项目要求的过往作品,有时候需要附上草稿。这也是宿主可以判断艺术家艺术风格和个性的地方。
发起方/艺旅宿主收到申请后,可以在artrvl的网站上浏览申请者的作品,对有兴趣的艺术家可以进行对话,要求视频,以便更了解艺术家是否适合自己的项目,几个回合后,宿主便可以在网站上确认艺术家。
艺术家被确认后可以反确认,当然也可以不确认,或者拒绝邀请。
Q6 通常在线多少个项目?
通常同时在线有10多个项目,有的项目常年欢迎艺旅家们,有的持续几个月甚至一年。目前已经有48个国际性的项目顺利完成并结束了。
活跃的用户数量为300至400人,日访问量最高的时候是2000多人,回访量是10%。
Q7目前的活跃用户数量,日访问,回访等数据?